2015年建成“國家銀杏森林城市”
2016/1/21 15:03:20??????點擊:
速讀 尋甸縣委、縣政府在創建“云南省園林縣城”的同時,已明確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縣的“四創兩爭”工作目標,與其他創建項目同步開展、同步實施、同步推進,確保2015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納入全縣經濟發展規劃
目前,尋甸縣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縣“四創兩爭”工作目標,與創建“云南省園林縣城”、“云南省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等創建工作同步開展和實施。
明年,尋甸縣將申報創建“云南省園林縣城”。然而,對照創建指標,尋甸縣離“國家園林縣城”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尋甸老城區建筑密度大,改造難度大,要建設綠地、公廁等公共設施十分困難。針對創建“國家園林縣城”中存在的難題,尋甸縣準備將相關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從而做到有階段發展目標和配套建設工程,力爭完成一項、達標一項,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
同時,結合“云南省園林縣城”的創建工作,尋甸將持續不斷地抓好城鄉園林建設,并在綠化層次、綠化特色、綠化品質上下功夫,力爭5年后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
大工程帶動城鄉綠化建設
今年以來,尋甸縣城共建成9塊綠地小廣場、建成3條銀杏景觀大道,這是尋甸堅持以大工程帶動城鄉綠化建設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績。
從2009年開始,尋甸縣就開始實施“銀杏工程”。如今,尋甸已經建成3條全長25.23公里銀杏景觀大道,種植銀杏樹多達17844侏。尋甸縣“四創兩爭”指揮部副主任周玉芬介紹,銀杏景觀大道的建設,有助于帶動道路周圍鄉鎮及行政村的綠化建設,從而助推整個尋甸縣園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高。
經過退耕還林、城鎮街道綠化工程、單位庭院綠化工程、居民小區綠化工程園綠化工程、近郊景區綠化工程等幾大綠化工程,截止到今年11月,尋甸縣城市綠化覆蓋率已經達40.01%,全縣已有51家單位、小區榮獲市級園林單位和市級園林小區稱號。
突出村莊面山綠化美化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過程中,尋甸縣將全面推進城市禁建區的造林綠化,并突出鄉村道路、河道、單位(庭院)綠化美化、農田防護林網建設、村莊面山綠化美化等幾個方面。其中,結合創建“國家生態縣”及“市級生態村”,村莊將是綠化美化的重點。
襄陽村是尋甸縣仁德鎮團結村委會管轄下的一個自然村,當地村民親切地稱呼自己的村子為“銀杏村”。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在打造銀杏景觀大道的同時,尋甸縣在襄陽村進村道路兩旁,種上了銀杏樹。尋甸縣仁德鎮團結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湯炳祥介紹,自從種上銀杏樹后,襄陽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襄陽村僅有的綠色是田地里的蔬菜和村民院壩里自己種植的果樹。種植銀杏樹后,進入襄陽村道路上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特別是秋季,銀杏樹金黃色的樹葉,深受村民的喜愛。
下一步,為提升村莊綠化環境,尋甸縣將結合實際情況,購買不同的綠化樹苗,分發到公路沿線及河道沿線的自然村中,讓村民自己栽種、自己管護。
實施面山生態修復
納入全縣經濟發展規劃
目前,尋甸縣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縣“四創兩爭”工作目標,與創建“云南省園林縣城”、“云南省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等創建工作同步開展和實施。
明年,尋甸縣將申報創建“云南省園林縣城”。然而,對照創建指標,尋甸縣離“國家園林縣城”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尋甸老城區建筑密度大,改造難度大,要建設綠地、公廁等公共設施十分困難。針對創建“國家園林縣城”中存在的難題,尋甸縣準備將相關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從而做到有階段發展目標和配套建設工程,力爭完成一項、達標一項,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
同時,結合“云南省園林縣城”的創建工作,尋甸將持續不斷地抓好城鄉園林建設,并在綠化層次、綠化特色、綠化品質上下功夫,力爭5年后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
大工程帶動城鄉綠化建設
今年以來,尋甸縣城共建成9塊綠地小廣場、建成3條銀杏景觀大道,這是尋甸堅持以大工程帶動城鄉綠化建設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績。
從2009年開始,尋甸縣就開始實施“銀杏工程”。如今,尋甸已經建成3條全長25.23公里銀杏景觀大道,種植銀杏樹多達17844侏。尋甸縣“四創兩爭”指揮部副主任周玉芬介紹,銀杏景觀大道的建設,有助于帶動道路周圍鄉鎮及行政村的綠化建設,從而助推整個尋甸縣園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提高。
經過退耕還林、城鎮街道綠化工程、單位庭院綠化工程、居民小區綠化工程園綠化工程、近郊景區綠化工程等幾大綠化工程,截止到今年11月,尋甸縣城市綠化覆蓋率已經達40.01%,全縣已有51家單位、小區榮獲市級園林單位和市級園林小區稱號。
突出村莊面山綠化美化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過程中,尋甸縣將全面推進城市禁建區的造林綠化,并突出鄉村道路、河道、單位(庭院)綠化美化、農田防護林網建設、村莊面山綠化美化等幾個方面。其中,結合創建“國家生態縣”及“市級生態村”,村莊將是綠化美化的重點。
襄陽村是尋甸縣仁德鎮團結村委會管轄下的一個自然村,當地村民親切地稱呼自己的村子為“銀杏村”。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在打造銀杏景觀大道的同時,尋甸縣在襄陽村進村道路兩旁,種上了銀杏樹。尋甸縣仁德鎮團結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湯炳祥介紹,自從種上銀杏樹后,襄陽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襄陽村僅有的綠色是田地里的蔬菜和村民院壩里自己種植的果樹。種植銀杏樹后,進入襄陽村道路上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特別是秋季,銀杏樹金黃色的樹葉,深受村民的喜愛。
下一步,為提升村莊綠化環境,尋甸縣將結合實際情況,購買不同的綠化樹苗,分發到公路沿線及河道沿線的自然村中,讓村民自己栽種、自己管護。
實施面山生態修復
談及城鄉園林綠化及生態建設,最困難要屬面山生態修復。
(文章由 銀杏樹 http://www.conservativedvds.com/采集發布,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 上一篇:花木春冬夏季的養護要點 2016/1/21
- 下一篇:“中國銀杏之鄉”發展特色經濟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