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知秋:銀杏樹文化密碼
發出感慨的同事是新畢業的學生,生長于蜀地,來京工作后的第一個秋天就奔著香山紅葉的名頭“殺將過去”,卻是落得個失望而返。傳說中的香山紅葉并沒有見到幾片,就連北京城里隨處可見的銀杏樹也比香山上看得過癮。
一到秋天,北京城最著名的銀杏樹看處應該是玉淵潭公園西側釣魚臺墻外的銀杏樹林了。從甘家口以南到木樨地以北,沿著三里河東岸的柏油路行走——當然是要步行,才會感知北京秋天的色彩密碼。
久居北京城里的人們很少感知到季節的色彩變化。城里人很艷羨城外的人們,看不到四季鮮明的顏色,所以很多人自駕游去城外散心,殊不知是為了找到契合于人類與自然吻合的色彩密碼。春之綠,夏之繁,秋之黃,冬之白。每一種色彩原本都是人們期待的,也都是在人們的期待中如期而至,于是內心的安穩和人們的情緒相互平衡著,北京城也就在四季的輪回中變化著色彩,北京城的文化也在色彩中層層疊疊累著著,成了北京城古老、傳統的一部分。
也別不信,也別覺得忽悠。老舍也好,梅蘭芳也罷,故宮大內抑或胡同深處,有了四季的顏色變化才有了文人的吟哦、伶人的婉轉、皇城的琉璃、胡同的斑駁,北京的色彩先是四季帶來的,之后才是人們的心情附會,自然能變化出多少個色彩的調和,北京的文化就有多少斑斕的影像,前人涂抹后人觀看,一不留神就掉進了北京文化的染缸中,南北交融、古今混雜后,京腔京韻京氣神也就成了久居北京城的人們文化的共同基因,只要離開了北京城,外地人就會把你當成北京人——無論你來自哪里,都混入了“北京人”的隊伍了。
可惜,當下北京城里人對季節的敏感度完全喪失了。視野里,一年四季看的都是同樣的建筑物,春天如果不是楊柳飄絮弄得渾身過敏就想不起來春的顏色;夏天曬得躲進空調房也恐怕不會去北海、頤和園看“接天蓮葉無窮碧”;冬天的雪一年接一年地越發寶貴了,沒等落下來就被汽車的尾氣融化在半空中;只有秋天,秋高氣爽,神清氣朗時,秋風吹動銀杏樹葉搖曳時,人們眼前的明亮是被大自然照耀的,在灰色基調的鋼筋水泥的叢林里,金黃的銀杏樹飄落下來時,從視野里自然回饋著人們季節的氣息,也喚醒了城市里的人們關閉依舊的色彩神經——感嘆一聲,秋天來了!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節。北京的秋之美是人之心與自然之韻的完美契合。雖然有人效仿黛玉葬花之悲切,流于生物的凋敝與垂落,卻總是在銀杏樹林中看到生命的繁盛和輝煌。每到深秋季節,釣魚臺墻外的銀杏樹林中,聚集著北京城里的男男女女,盡管樹葉還未完全變黃,也一樣引得他們駐足嬉鬧,架起長槍短炮般的鏡頭毫不吝惜地按下快門,記錄自己眼中的古都秋色,那是人們今秋在自己內心涂抹的顏色,一遍又一遍地在互聯網上鋪天蓋地涂抹著,匯聚成北京數字的秋天。
銀杏樹之美,遠觀與近視一樣地動人心魄,濃郁的色彩與古都的厚重重合后又與人們內心季節的顏色再次重合,只要久居北京城里的人們看一眼金黃的葉子,就像被勾去魂魄,引發出無限幽思。銀杏樹不止在釣魚臺,只要有秋天的地方,走出家門,北京城里總會有一棵銀杏樹在期待著你去發現滿樹的枝椏上令你心動的樹葉,也許,它正在你的視線中飄落下來……
- 上一篇:銀杏樹懸鈴木等城市綠化落葉樹種市場分析 2016/6/11
- 下一篇:行道樹選中銀杏櫸樹 能強力“吸污”還會“變色” 2016/6/11